历史民俗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点京果回家发发吉兆,这已经成了扬州人的风俗习惯。
清朝时乾隆皇帝经扬州下江南,从瓜洲渡江去镇江,当时江面很宽,连金山还在江中心呢!扬州有一位姓王的通判,奉命在扬子江上巡防,他随身携带了几只从扬州蒋家桥头“五云馆”茶馆买的京江和一些京果,备着路粮。谁知江面上突然遇到大风浪,皇太后的龙舟与伙食船被刮得分离了,无法接近,结果这位王通判就把随身携带的茶食敬奉给皇太后果腹充饥,她吃得很香。事隔不久,王通判便升为苏州太守。
这位太守后来告老还乡,回到扬州以后,他家的后人就盘下了“五云馆”茶馆。在这以前,茶食只是茶馆中的部分食品品种,与包子、烧卖、烧饼等一齐带茶卖。王家后来把茶食从茶馆中分离开来,单独开起了茶食店,更名为“五云斋茶食店”,这是全国第一家茶食店。
五云斋的生意做大了,便搬到了左卫街(今广陵路)营业,至今王家后人仍然住在大武城巷,那里原来是五云斋茶食店的作坊。解放以后,“五云斋”的后人把茶食店让给姓孙的管账先生去经营了。
三朝阁老阮元在道光年间告老还乡以后,每年把五云斋的蜂糖糕和小八件茶食等作为贡品,进贡到京城,这小八件茶食中的第一件便是金果(大京果)和银果(小京果),寓意发财吉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