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长华
在广州大学城,想要不out,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谓最便捷的方式。“110周年校庆,厉害了我的暨大……” “洗澡没热水,蓝瘦想哭……”“用尽洪荒之力,带你来广州大学报道”等等,网络热词频频出现在高校大学生的口中。
2016年还有哪些最热的网络流行语呢?某数据统计机构特别搜集整理了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和百度平台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2016十大最热网络流行词,并根据他们的热度进行排序,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排序如何,怎么火起来的吧!
NO.1 厉害了我的XX流行起源:
关于这句流行语的起源,网络上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
故事版本:
一名中学生军训玩游戏被教官抓住了,然后教官帮他把这把游戏玩完了。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无限超神附体,开启了大杀特杀的模式,队友纷纷表示:厉害了我的哥!表示十分惊叹,故而被传用。
段子版本:
同学聚会,一同学指着外面的宝马说,我教师,另一同学指着外面的奔驰说:厉害了,我医生。另一同学指着外面的保时捷说,厉害了,我律师。最后我指着外面的出租车说:厉害了,我的哥。
NO.2 蓝瘦香菇流行起源:
这个词的流行,源于一段失恋视频: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视频:“蓝瘦,香菇”,本来今天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第一次为一个女孩生这么香菇,蓝瘦。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丢我一个人在这里。
因小伙地方口音浓重,加上十分伤心,难受说成了“蓝瘦”,想哭发音成“香菇”,莫名戳中笑点,网友们纷纷借此表达自己的“伤心难过”之情,甚至有人将之改编成歌曲,因而走红。
NO.3 感觉身体被掏空流行起源:
“感觉身体被掏空”来自于汇源肾宝片广告词:肾虚,有时在过度劳累之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体被掏空,是不是肾透支了?简单来说,就是肾虚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广告词将这个词带入了互联网高潮。
NO.4 洪荒之力流行起源:
洪荒之力最早起源于热播古装剧《花千骨》,代表最厉害的法力,得之者可得天下。8月8日,里约奥运会期间,古灵精怪傅园慧因爆出金句“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快速走红,控制不住自己“洪荒之力”的网友们也纷纷调侃,将话题推向高峰。
NO.5 小目标流行起源:
8月底,王健林在接受鲁豫采访时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一亿小目标”豪言一出,网友纷纷调侃、晒“小目标”,刷爆社交平台。其实是为了鼓励年轻人想做首富是对的,原话为: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NO.6 老司机流行起源:
“老司机”一词发源于网络评论区、社交网络、IM工具。在微信、贴吧、QQ、微博等地中,手头保有的资源丰富的人会被崇拜者以及急于索取资源的人称为“老司机”。因此“老司机”经常特指在网上分享资源,或者显摆自己资源的人,并常伴随着“老司机快发车(也作开车、飚车)”“老司机带带我”“老司机又发车啦”这样的语句使用。
NO.7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流行起源:
最早来源于漫画作家喃东尼的漫画“友谊的小船”:两只萌萌的企鹅共同坐在一艘小船上,有一段“话不投机”的对话最终导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网友们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翻船体”,如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好好的姑娘说胖就胖,卡里的余额说没就没……真正火起来是在韩剧《太阳的后裔》,调侃剧情的段子“说分就分耿直无双”衍生出来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一系列内容。
NO.8 葛优瘫流行起源:
2016年7月,演员葛优的一组“葛优瘫”表情包走红网络。这些图片的原型来自20世纪90年代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瘫坐在沙发上的剧照,配上网络语言,妙趣横生,十分契合当下网络传播所需要的气质。
NO.9 猴赛雷流行起源:
“猴赛雷”是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来源于一名90后女性在网上发帖,大秀自己的照片和找男朋友的标准,引来不少网友嘲讽。而猴赛雷就是指这位华裔女子,也泛指这一事件。
2016春晚吉祥物“康康”形象公布之后,因其脸颊的部分有两个球状的凸起,被网友谐音称作“猴腮雷”,因此又引申出了另一个调侃的含义。
NO.10 一言不合就XX流行起源:
在百度贴吧等论坛,最开始大家都是说“一言不合就开车”“一言不合就飙车”。网友们多用其进行吐槽,指毫无预料的发生了某件事情,冷不丁的就突然做出某事了。
大学生:网络热词来的快去的也快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热词的“急先锋”,他们对今年的网络热词怎么看?记者走访广州大学城发现,很多同学表示,类似于“蓝瘦香菇”这样消极中带调侃语气的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学习、生活压力。大学生需要用这种方式宣泄情绪,协调关系,弱化冲突。网络语言可以拉近心理距离。
广州大学某微信平台小编王同学就表示,一旦出现了新的网络热词,微信文案的主题尽量往网络热词上靠,这样就显得更亲切,更有吸引力。也有大学生表示,热词基本上都用过,但更换的频率较快,热词从出现到爆红再到被遗忘的生命周期大约在一周至半个月之间。
专家:应抵制粗鄙的网络词汇泛滥网络热词虽然流行,但是新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好的,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低俗词语,不能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还是应该对其加以规范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教授就表示,“有些网络语言确实很生动,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的变化,但也有一些网络语言,看了让人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只能连蒙带猜。”
王教授认为,网络环境的过于自由导致了很多粗鄙的网络词汇泛滥,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十分必要,但实操可能性很低。“语言中有粗鄙词汇的现象一直存在,也很难消除”。
但王教授也表示,单纯“呼吁”抵制粗鄙网络用语并不见得有效,因为说话方式本就与个人修养、价值观有关。“当一个人具备一定的思想境界或者道德约束时,他才能够避免讲粗鄙话、脏话”。
此外,王教授还建议,大家在保证基本的信息需求之后,应尽量减少沉浸网上,“网上很多东西是由一些才能十分平庸的人创作的,内容也很粗糙,过多地接触只会让自己的思想境界也变得平庸”。